2016年4月13日下午,中國楹聯學會向國家圖書館捐贈《中國對聯集成》的儀式在國家圖書館舉行。國家圖書館副館長、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,中國楹聯學會會長蔣有泉,顧問委員會秘書長胡春奎,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肖良平,國家圖書館業務管理處副處長孫伯陽出席了捐贈儀式。儀式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王紅蕾主持,蔣有泉代表中國楹聯學會向國家圖書館捐贈圖書,張志清接受捐贈,并代表國家圖書館向中國楹聯學會頒發捐贈證書。
《中國對聯集成》的編纂工作,是中國楹聯學會統一規劃于1994年啟動的一項巨大文化工程。此次捐贈的全國卷由中國楹聯學會編纂,孟繁錦、蔣有泉主編,匯集了各地優秀的對聯作品。圖書編纂十分艱辛,工作人員從卷帙浩繁的古籍,從荒廢了的園林故址,從已被風雨侵蝕字跡模糊的碑石,從已毀于兵燹或“文革”破“四舊”的刻木,去摘抄、追憶、記述曾經流行于一時的名聯,這是對全國對聯進行的“普查”,也是歷史上的第一次。
《中國對聯集成》為大16開精裝八卷本,第一卷“景觀編”;第二卷“情理編”、“節令編”、“宅第編”、“慶賀編”;第三卷“哀挽編(上)”;第四卷“哀挽編(下)”;第五卷“行業編”;第六卷“宗教編(上)”;第七卷“宗教編(下)”;第八卷“諧巧編”、“集聯編”;每卷約1000余頁,平均收入聯語2萬多副。除個別門類如春聯、行業聯外,所收聯語均為1949年以前的作品,基本囊括了目前存世的對聯作品,具有可讀性和資料性雙重效果。
張志清副館長表示,認識、閱讀經典古籍,就是“讓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”。 《中國對聯集成》通過全國詳細的勘察和調研,將優秀對聯作品展示給廣大國人,一字一句都值得細細體味。尤其是書中的“集聯編”,運用“集”的方式,將詩詞作品重新提煉組合,不僅讓人親近了經典文化,更讓古籍文化通過“集聯”活了起來,讓人為之欣喜,愛不釋手。蔣有泉會長分別從籌備工作、整理出版、各省分卷情況和楹聯文化傳承基地等方面介紹了書籍出版過程。他表示,中國國家圖書館作為國家總書庫,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文獻收藏基地,《中國對聯集成》全國卷在這里會得到妥善保存和廣泛利用,其價值也將得到最大程度的彰顯。